对于小学生来说,所谓“问题”,是指一种情境状态,即小学生没有现成方法能够马上解决,需要他们不断开动脑筋才能最终解决的情境状态。这主要包括常规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并且更多体现的是后者,因为创造性问题具有探索性,能够驱使小学生深入思考,不断展开各种探究活动以探求新的解决方法。下面是一位二年级学生提出的问题:
今天,我过8岁生日。当吹完爸爸妈妈为我插的8根蜡烛后,我突然想到:地球过生日,要插多少根蜡烛呢?也就是地球几岁呢?我想来想去,还是没想到答案。
小论文写作是小学生经过选题——文献查阅——实验、调查或者访查——答辩等一系列研究步骤而得出的、以“发现问题——问题解决——研究过程表述”为形式的应用文体。它与学生的家庭作业、随笔、日记等不同。之所以称为“论文”,是因为它承载着儿童感知问题,性质是研究、探究、解决问题,表述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的基于分析说理素养培养的表达形式。学生在自己的文中既能主动获得知识,也在做研究过程中产生探索真理的兴趣与热情。
低年段,是求解式阅读和摘抄式写作。低年级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是自然科学类的问题,这与他们的年龄特点有关,此时阅读的参考书目基本上都是百科类图书。阅读策略是根据一定要求带着问题去文章中寻找答案,不是单纯地、机械式地去文章中寻找解题答案,而是对问题产生兴趣,带着兴趣去文章中寻找答案。相比传统阅读,这更有阅读的欲望且容易打开思路,甚至是自发地展开讨论来促进求解性阅读的进行,这就是求解式阅读,以信息为中心的科学阅读。摘抄资料完成小论文写作的主体部分。
中年段,比较性阅读和归纳式写作。针对中年段学生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心理特点,此时阅读策略是比较性阅读,即将科学(百科类)读物的内容、观点等进行细致的比较,深入把握文章脉络及作者观点,提高思维灵活性、深刻性、启发性、缜密性,激发思维创造性。随着年级升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逐渐增强,阅读面逐渐拓展,阅读的内容逐渐增多,此时完成一篇小论文基本字数在4000字以上,阅读书目从百科类图书慢慢过渡到学术文献(专著、科普读物、杂志、文摘及各种档案资料等),还有部分小论文写作需要实验、调查等,学生经历了由具体事实、观察现象到推理的思维过程,这时的写作为归纳式写作。
高年段,批判性阅读和整合式写作。高年段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阅读时不会一味地追求正确答案,会多层次、多角度地去思考“还能怎样”,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对阅读材料的可信度和真实性进行质疑性阅读、批判性阅读。而写作方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整合式写作,即需要访谈法进行研究就要设计访谈记录表,需要问卷调查法就要设计问卷,需要实验法就要设计实验记录表,需要观察法就要设计观察法记录表。而一篇论文完成就需要至少两种以上研究方法,也就是要用两种非连续文本写作,这样才能完成一篇论文,我们称之为整合式写作。
由此可见,科学阅读与科学写作密不可分,通过阅读理解科学概念的描述、范围与应用,再通过写作表达进行资源整合、批判思考,从而促进概念转变。